Shuo
Shuo I'm a DBA(Database Administrator), we can share and discuss MySQL, MongoDB, Redis and other databases here, also including learning Python, Shell, Golang together.

MySQL手记11 — MySQL归档工具:pt-archiver

MySQL手记11 — MySQL归档工具:pt-archiver

一、使用场景

生产环境在运行一段时间后,往往有需要进行归档的“冷数据”,或者是不再需要的一些数据,会导致表变得“臃肿”,以至于对表的操作很缓慢。这时候,若直接使用delete进行删除,则会对数据库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自己写工具通过索引逐步批量进行归档,对此,Percona的pt工具包(http://codercoder.cn/index.php/2020/04/mysql-note-7-mysql-utilities-introduction/) 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:pt-archiver。

pt-archiver可以灵活的对归档的过程进行控制,常用的方面有:
灵活指定where条件(使用有索引的字段进行)
是否需要归档到新表(或者是直接删除)
每批删除的数据数量
每批次中间的间隔时间(负载较高时,可以延长间隔时间)

同样,通过–help可以查看到详情:
pt-archiver –help

二、注意事项

1
2
pt-archiver --source h=HOST,P=3306,D=dbname,t=tbname,u=root,p=root  --no-check-charset --where "gmt_create <= date_sub(curdate(), interval 30 day)" --purge --no-check-charset --limit=1000  --sleep=1 --txn-size=100  --nosafe-auto-increment --noversion-check --why-quit --progress=100000  --sentinel=/tmp/pt-ttest  2>&1 >> archive.log

2.1 生产环境中的配置

(1)误删数据
–purge:是否删除原表的数据
–where;删除的条件

(2)字符集
若需要将数据归档到新表,则必须指定字符集,防止出现字符集不一致数据乱码的问题(比较恐怖的是:数据已经删除,但是目标表乱码的情况)

(3)归档的速度
–limit:每条SQL删除的行数
–sleep:间隔的秒数
–sleep-coef:间隔的时间(停顿上次select的耗时*sleep-coef)
–txn-size:每个事务中包含的行数
–bulk-delete:一条sql删除一批数据
–commit-each:每批数据commit一次

(4)停止
–sentinel:存在指定的文件,就停止

2.2 注意:

(1)日志
可根据需要,调整–progress,即每隔多少行,打印一次日志

(2)测试
可以加上–dry-run选项,即不进行真实数据操作。配合 –statistics,获取到归档的大致情况

(3)where条件
where条件最好使用索引的字段,否则可能出现归档进程消耗大量CPU,导致慢查的情况。

(4)更改默认索引
默认pt-archiver使用PRIMARY KEY去分段查询符合条件的数据(可以从审计日志看出),可以在–source的DSN中指定”i=idx_create_time”指定性能更好的索引

例如上例审计为:

1
2
SELECT /*!40001 SQL_NO_CACHE */ `id`,`name` FROM dbname.tbname FORCE INDEX(`PRIMARY`) WHERE (gmt_create = '26160734')) ORDER BY `id` LIMIT 1000

再将获得到的主键id,按照配置,进行删除,例如根据–bulk-delete/–commit-each/–txn-size选项判断。

对于生产环境的数据来说,DBA和业务部门需要配合起来,把数据进行“冷热隔离”,使整个系统运行起来更加流畅,归档往往按照时间,把历史数据归档到目标的库表中,并每日增量执行,以保证线上数据为“热数据”。

欢迎关注公众号:朔的话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